在雙相情緒障礙這個光譜中,雙相II型(BP-II)常被忽視,儘管其影響深遠且痛苦無比。此病症的特色在於至少出現一次的輕躁(hypomania)和至少一次的重鬱(major depression)發作,然而卻從未經歷過完全的躁狂(mania)發作。這種情緒的波動在患者的生活中造成了顯著的困擾,正因如此,對於BP-II的了解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
雙相II型患者在面對憂鬱的同時,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其實也經歷過輕躁的症狀,而這些症狀常常被誤解為個人的高效能表現。
與雙相I型相比,BP-II的憂鬱發作頻率更高、強度更大,且相對較短的穩定期使其病程更具慢性。患者往往在情緒低落時尋求幫助,很多時候在抑鬱狀態下才意識到需要治療。實際上,BP-II的診斷十分棘手,因為醫療人員在目睹患者的抑鬱表現時,常常難以察覺他們背後的輕躁症狀。
BP-II患者的情緒波動不僅影響心智健康,也對身體健康造成了潛在危害。例如,輕躁的狀態可能驅使患者進行魯莽的消費、損壞人際關係或做出糟糕的判斷。雖然輕躁比躁狂的程度輕,卻也可能導致情緒不穩的惡性循環。
一名雙相II型患者分享道:「在輕躁的時刻,我以為自己能做任何事情,但通常只是將自己推向愈發的疲憊與焦慮。」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定義,診斷BP-II需確認患者至少曾經经历過一次輕躁發作和一次重鬱發作,但從未有過躁狂發作。診斷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因為不當的診斷可能使患者接受不合理的治療,例如僅使用抗憂鬱藥物,卻未搭配心情穩定劑。
BP-II與多種合併症的關聯極為顯著。許多BP-II患者同時面臨焦慮、進食障礙或物質濫用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也使得治療過程複雜化。合併症的存在會加劇情況的嚴重性,增加治療的困難。
「即使當症狀平穩時,持續的隨訪和支持也是預防復發的關鍵。」
在BP-II的管理上,預防復發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患者需要定期接受檢查,以識別可能的復發警示信號,包括睡眠模式的變化、情緒的急劇波動等。在此過程中,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對於患者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雙相II型患者所承受的情感衝擊和生活挑戰經常不被社會充分理解。因此,對BP-II的認識與支持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的整體對話中。面對如此複雜的疾病,我們究竟該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幫助這些患者,減少他們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