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II型(BP-II)是一種情緒障礙,其特徵是至少有一次輕躁期及至少一次重度抑鬱期,診斷此症的必要條件是患者從未經歷過完全的躁狂期。這點使BP-II與躁狂型(BP-I)有所不同,後者患者通常至少經歷過一次完整的躁狂發作。輕躁狀態是持續的情緒高漲或易怒,但相比躁狂,其影響較輕微,卻仍能顯著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導致持久的後果,例如魯莽的消費、破壞人際關係和糟糕的判斷。
輕躁症的患者可能在情緒上顯得充滿活力,但其行為可能含有潛在的風險,如不負責任的消費或高危活動。
輕躁症的發作必須持續至少四天,並且通常抑鬱期的發作頻率和強度都高於輕躁期。與躁狂型相比,雙相II型的患者經歷抑鬱期的頻率更高,且相對的穩定時期更短。這種病症的病程更顯慢性,徘徊在抑鬱和輕躁之間的輪回更頻繁。此外,雙相II型患者面臨的自殺意念和行為風險更高。
當患者受到抑鬱發作影響時,通常會主動尋求幫助。他們可能經歷失眠、食慾變化以及自我感覺低落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患者的情緒不僅僅表現為悲傷,還可能有煩躁的形式,尤其是在兒童中,這一表現尤為明顯。
在情緒低落時,患者常常報告出現極度疲憊或無法再享受先前的活動,這尤為需要注意。
輕躁症的診斷常常不易,因此患者通常在抑鬱狀態中才尋求幫助。混合情緒發作是指在一個抑鬱或輕躁的發作期間,與另一極性症狀同時存在的經歷。這使得對雙相II型的鑑別診斷變得更加複雜,患者可能會在很長時間內經歷不同的情緒起伏,而不被注意。
在深入了解輕躁症和躁狂症的不同後,我們應該還思考為何這樣的疾病診斷常常會被忽視,直至患者陷入深沉的抑鬱狀態才尋求協助。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對這些患者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可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承受著情緒上的極度痛苦和困擾。如何在早期識別出這些症狀,從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