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的瑞夫特谷,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過去幾十年來,3月、4月和5月的降雨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降雨量雖然在增加,但降雨天數卻有所減少,這導致了降雨強度的增強,從而引起了土壤侵蝕和土地不肥沃問題。
瑞夫特谷的降雨模式通常是雙峰型,主要的降雨季節在3月、4月和5月,次要的降雨季節則集中在10月、11月和12月。最近的研究顯示,在1976年至2005年間的這個主要生長季節內,降雨量增加了18毫米,但降雨天數卻從20年的29天減少至26天,這反映出降雨的強度在增強。
這一變化導致了土壤侵蝕的加劇,並使得當地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瑞夫特谷的降雨模式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降雨變得更加不規則和難以預測。高溫引發的蒸發加速,使得降雨強度增強。此外,海洋溫度的上升也影響了降雨模式,導致存有許多氣旋的現象,更進一步影響降雨時間和強度。
人為活動如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不持續的農業措施,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容小覷。
瑞夫特谷的居民主要以農業和自給自足的耕作為生,這與降雨表現息息相關。60%的肯尼亞社會經濟活動依賴於降雨,農業不僅支撐了75%的人口,還滿足了國家的食品需求。然而,由於降雨模式的變化,短暫和長期的降雨變化對植物生長和作物產量產生了重大影響。
短暫的生長季節和激烈的降雨導致作物受損,影響整體產量。
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降雨模式,瑞夫特谷的農民已經開始實施多種農業適應策略。一個關鍵策略是土壤水分的補充,這涉及到雨水管理和優化技術,例如建立梯田或滲透排水溝來捕捉和利用降雨,減少土壤侵蝕。
43%的農民在植樹後發現其農場生產力增強,這是農業調適的一部分。
瑞夫特谷的農民面對日益嚴峻的降雨模式變化,透過創新的農業實踐和適應措施,努力減輕這一挑戰帶來的影響。隨著他們在土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智慧提升,未來的農業能否因應這些變化,將取決於農民的努力和策略。這些適應措施可能會成為其他地區農民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參考。在這樣的情況下,您認為還有哪些其他方法可以幫助農民應對環境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