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種由布魯氏菌(Brucella)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這種細菌的主要來源是來自受到感染的動物,特別是通過攝取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及與這些動物的分泌物密切接觸。這種被稱為“馬耳他熱”或“地中海熱”的疾病,具備了對抗人類免疫系統的嫻熟能力,其潛在的長期影響使其成為一種難以治癒的慢性病。
布魯氏菌是一種小型的、革蘭氏陰性、非運動性且不形成孢子的杆狀細菌,且它們主要作為嗜內寄生菌,造成慢性疾病,通常持續一生。
布魯氏菌病的症狀類似於其他許多發熱性疾病,但往往以肌肉疼痛及夜間出汗為主。這種疾病的持續時間可以從幾週到幾個月,甚至數年不等。在疾病的第一階段,細菌入侵導致出現典型的發熱三聯徵:起伏性的發熱、汗腺過度分泌(其特徵為一種發霉的氣味,讓人聯想起潮濕的乾草),以及關節和肌肉的疼痛。
布魯氏菌病在人體內的發病通常與攝取來自受感染動物的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和奶酪有關,尤其是受B. melitensis(傷害最嚴重的布魯氏菌之一)感染的動物。此外,養殖工作者、獸醫、以及屠宰場工作人員的職業暴露也增加了這種病的風險。
布魯氏菌病引起的症狀包括不穩定的發熱、流產、出汗、虛弱、貧血、頭痛、抑鬱以及肌肉與全身性疼痛。
診斷布魯氏菌病主要依賴於血液及骨髓的培養,因為布魯氏菌的生長極其緩慢(可能需要多達兩個月)。其病理診斷還包括血液檢測是否顯示對布魯氏菌的抗體。此外,CT及X光檢查也可以找出受感染脊椎的變化。
確診布魯氏菌病需要從血液、體液或組織中分離出病原體,但在許多環境中,血清學檢測可能是唯一可用的檢測方法。
預防布魯氏菌病的主要方法是保持生產生鮮乳產品的衛生,或者對於人類消費的所有牛奶進行巴氏消毒。最重要的是提高公眾的病菌知識和認識。過去,許多生活在地方的人對該病的來源及其症狀一知半解。
抗生素如四環素、利福平以及氨基糖苷類藥物(如鏈黴素和慶大霉素)對布魯氏菌有效。標準治療方案包括每日肌肉注射鏈黴素以及口服多西環素。然而,由於細菌潛伏於細胞內,一次性使用多種抗生素的治療方案是必需的。
對成年人來說,針對布魯氏菌病的黃金標準治療是每天肌肉注射鏈黴素1克持續14天,與口服多西環素100mg每天兩次持續45天同用。
根據一項2002年發表的研究,阿根廷的農場動物中約10%-13%感染了布魯氏菌。在美國,每年都進行至少一次的乳製品健康檢測以確保其為無布魯氏菌的狀態。此外,新中國則在2019年發生過因疫苗生產廠意外洩漏而引起的人類疫情。
布魯氏菌病在20世紀初曾在馬耳他島非常普遍,然而由於巴氏消毒技術的廣泛使用,自2005年以來此病已幾乎被根除。
隨著對布魯氏菌的認識日漸深入以及公共衛生政策的改進,這種狡猾的細菌似乎不再那麼難以捉摸。然而,我們應該繼續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