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球運動中,投擲(或稱為“chucking”)是一項被禁止的投球動作,這主要是因為投球者在投球時伸直了手臂。當裁判認為球是以投擲的方式發出時,將會宣告為合法性違規並判定為“不合法”。 隨著生物力學測試顯示所有投球者的手臂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彎曲,國際板球理事會(ICC)對相關規則進行了調整,現在的標準是所有國際比賽中的投球者在釋放球之前,手肘的伸直度必須限制在15度內。這項規定旨在允許投球者在其合法投球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手肘彎曲。
投擲被認為是對投球者的最嚴重的指控之一,因為一旦一名投球者的動作被判定為不合規,就必須採取措施修正行為,否則將可能被逐出這個運動。
根據板球法規第21條第2款,關於手臂的一項合法投球的定義如下:在投球過程中,一旦投球者的手臂達到肩膀高度,從那一時刻起到球脫手的過程中,手肘關節不應該完全或部分伸直。
在發展出先進的生物力學和視聽科技之前,現場裁判只能依賴視覺判斷來確定投球是否非法。自1864年上臂投球合法化以來,有關投擲的禁令幾乎沒有改變。 在19世紀,諸如湯姆·威爾斯(Tom Wills)這樣的投球者,因為其投擲行為而受到爭議和批評。他曾因投擲行為被判停賽。隨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投球者因其動作受到質疑,這些情況暴露出當時對於投球動作的紀律性監控仍然存在著設計上的漏洞。
1990年代的測試顯示,幾乎所有的投球者在投球過程中都會自然地彎曲和伸直手臂。這導致ICC重新檢討了有關非法動作的定義和程序,將對手肘伸直度的容忍度提升至15度。
這項決策的形成,基於對130名快球和旋轉球投球者進行的詳細生物力學分析,結果顯示正常的投球行為中,幾乎沒有完全不伸展手肘的情況。
若裁判察覺某名投球者違反相關法則,將在賽後提供詳細的比賽報告,並隨即提交給ICC進行處理。獨立評估小組將對投球者的動作進行分析,一旦被判定為不合法,投球者必須立即停止所有國際比賽,直到其行為得以修正。
儘管現今的投球者大多會因為動作可疑而被舉報,但裁判仍有權在場上判斷必要時會因故意投擲而當場叫停。這意味着投球者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仍然有可能被視為違規。
近年來,隨著更多的科技投入監控和檢查投球行為,投擲的定義和監測標準不斷被改良。但即使如此,板球運動中的這一“不可見的陷阱”依然讓許多球員和球迷感到困惑。在這樣一個變化迅速的運動中,如何在保護比賽的同時,又能確保公平競爭的原則得以維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