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美國農業部(USDA)做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決定,撤回了多年前所發布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數據。這一舉動不僅讓許多依賴這些數據的營養學者和消費者感到困惑,也揭開了科學界對抗氧化劑效用的重新審視。
ORAC曾被廣泛用於評估各種食物中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草藥、水果和蔬菜。然而,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科學界對於ORAC測量結果的生理意義產生了質疑。
ORAC法主要透過測量螢光分子的氧化降解程度來評估抗氧化劑的能力。這種測試方法使用了螢光探針,例如螢光素,並通過自由基生成劑造成的損傷來評估抗氧化劑的保護作用。然而,專家們指出,此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包括無法證明自由基的確切來源以及缺乏支持其在生理情境中有效性的證據。著名科研機構如瑞士的EFSA和美國的Linus Pauling Institute,更是明言該方法的健康益處與危害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自由基理論的提出以及ORAC測量的廣泛使用,無疑是基於初步的實驗數據,但缺乏後續的生理驗證,使得這些數據逐漸失去了其原本預期的意義。”
在美國農業部的官方網站上,曾經詳細列出了各種食物的ORAC數據,依據這些數據,許多商業品牌推廣其產品具有“高ORAC值”從而宣稱其健康效益。但隨著研究進展,這些聲稱的有效性開始受到挑戰。對於類黃酮和多酚類化合物,其在體內的抗氧化效果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且各種蔬菜在烹飪過程中(尤其是煮沸)ORAC值也會顯著下降。
“許多食物在經過簡單的烹調過程後,其抗氧化能力卻可能減少高達90%。這使得最初的ORAC數據難以反映真實的食物效益。”
儘管如此,基於ORAC的測試依然曾一度被視為一種評估營養價值的工具,並在某些企業的市場策略中大行其道。但事實上,正如許多科學家指出的,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物體內的複雜性,讓這種「單一指標」難以完整表徵食物對健康的影響。正因如此,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某些健康飲品和保健食品的製造商對ORAC值的誇大宣傳也引起了消費者的警覺。
此外,許多監管機構都已開始對飲食中的抗氧化劑提出更嚴格的規範。在美國和歐洲,相關機構已對產品標籤的宣稱進行了明確限制,要求必須提供實質的生理證據以支持抗氧化能力的聲明。這意味著無論是ORAC還是其他類似的抗氧化測評方法,若無確證其生理效益,則不得隨意表述其健康好處。
這種趨勢不僅顯示出學術界對健康宣稱的愈加謹慎,也迫使消費者更理性地看待這些市場標語。
在結論上,雖然ORAC等測量方法曾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評估抗氧化劑能力的手段,但真正的生理作用仍需更全面的科學驗證。是否還有類似的標準或指標,能在複雜的生物體內顯示食物的真正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