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弗里曼的冰鎮手術:他是如何將腦葉切除變成一種簡易辦公室程序的?

華特·弗里曼二世(Walter Jackson Freeman II)是一位引領心理外科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美國醫生。他的發明——冰鎮腦葉切除術,讓這一慘不忍睹的外科手術變成一種幾乎無需專業訓練的辦公室程序。雖然其技術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但弗里曼的手術卻在他生前攪動了醫學界,引起了激烈討論。

弗里曼的冰鎮腦葉切除術通過將一種類似冰鎮器具的工具插入眼窩,進而直接進入大腦,不僅簡易,甚至可以在缺乏傳統手術設施的精神病院進行。

簡化的手術方法

弗里曼的最著名的手術,稱為「經眶葉切除術」(transorbital lobotomy),是基於他對於心理健康的理解以及對當時醫療體系的反思。他希望這種新方法能使精神科醫生能夠在精神醫院中更輕鬆地執行手術,特別是在缺乏手術室和專業外科醫生的情況下。

這一程序要求將一根細長的工具(orbitoclast)從眼皮下方放入並抵在眼窩的上部,隨後使用錘子推進,穿透薄薄的骨頭以達到大腦。這一創新方法的好處在於不需麻醉,往往可在患者尚未意識到痛苦的情況下進行,因為施行者會使用電擊癲癇治療來讓患者失去知覺。

弗里曼的技術,不僅讓手術變得簡單,也讓不具備外科訓練的精神科醫生能夠執行這項令人震驚的手術。

爭議與後果

儘管弗里曼的冰鎮腦葉切除術在某些圈子中受到歡迎,但許多專業人士質疑這一方法的倫理性及其安全性。1947年,弗里曼的合作夥伴詹姆斯·瓦茨(James W. Watts)撤回與他的合作,因為他深感不安地見證了弗里曼將腦葉切除術變成一種簡單的「辦公室」程序。

在其職業生涯中,弗里曼親自執行了約4000例手術,大約100名患者因腦出血死亡。這一數字使他在1967年被禁止再進行任何手術。這些患者往往要學會重新進食和上廁所,許多患者的回升能力非常有限。

弗里曼的手術往往缺乏基本的醫療衛生措施,他有時甚至在手術期間不穿手套或口罩。

早年與職業生涯

弗里曼於1895年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家庭背景使他早在心靈醫學的領域走上了職業道路。他在耶魯大學獲得學位後,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進修神經學。在他早期的醫學實習中,弗里曼受到多位醫學前輩的啟發,特別是瑞士精神科醫生戈特利布·布爾卡特(Gottlieb Burckhardt)及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阿爾泰尼奧·埃加斯·莫尼茲(Egas Moniz)的工作。

弗里曼在1930年代展開了他的醫學生涯,以及多次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手術的實踐。他以冰鎮腦葉切除術而聞名,並迅速在美國的精神病院中推廣這種手術。

然而,這種手術方法的普及,使得他所倡導的「心理外科」最終被認為是現代醫學上最殘酷的錯誤之一。

遺產與影響

弗里曼對精神病學的貢獻雖然巨大,但也留下了許多負面影響。他對腦葉切除手術的推廣,加速了這項技術的不當使用,最終導致許多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他的專業承認與激進的手術方法,使得許多原本可通過其他治療手段,得到改善的患者被迫承受劇烈的外科手術,甚至面臨生死。

回顧弗里曼的醫學生涯,我們是否能從中學到對待患者生命與醫療倫理的重要性呢?

Trending Knowledge

探索腦內秘密:冰鎮手術背後的科學與倫理爭議是什麼?
在精神醫學的歷史長河中,微創手術、腦部手術無疑是引發激烈爭議的議題。沃爾特·杰克遜·弗里曼(Walter Jackson Freeman II)的名字與這些議題息息相關。他的冰鎮手術(Transorbital lobotomy)為無數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所謂的“解救”,卻也讓人質疑這種方法的倫理與安全性。 <blockquote> 冰鎮手術的過程涉及用類似冰槌的器具穿透眼眶進入大腦,這樣
驚人的轉變:為何華特·弗里曼的腦葉切除術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華特·弗里曼二世(Walter Jackson Freeman II)是一位在腦葉切除術(lobotomy)領域專精的美國醫生。他推動了一種簡化的腦葉切除術,讓精神科醫生在精神病院中進行這種手術。由於缺乏手術室、外科醫生及麻醉設備,弗里曼的創新意味著這一程序可以在更廣泛的環境下被實施。他發明的經眶腦葉切除術(transorbital lobotomy)涉及將一種看似冰鋒的工具稱為orbitocla
從醫學奇蹟到殘酷錯誤:腦葉切除手術的真實故事是什麼?
在20世紀的醫療界,一種曾被視為重大突破的手術,卻最終成為醫學界的一大悲劇。這種手術便是腦葉切除手術,或稱腦葉切除。其背後的主導人物,沃爾特·杰克遜·弗里曼二世(Walter Jackson Freeman II),是美國的一位醫生與神經學家,他的創新方法在當時引起廣泛關注,但其後的結果卻令許多人驚訝而痛心。 誰是沃爾特·弗里曼 沃爾特·弗里曼於1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