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學術環境中,開放存取(Open Access)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而CORE(Connecting Repositories)無疑是推進這一趨勢的重要工具。CORE是英國開放大學的知識媒體研究所所提供的服務,致力於整合來自不同系統的開放存取內容。這一平台的出現,不僅方便了研究人員的情報搜尋,也改變了我們對研究資料的利用方式。
CORE旨在通過聚合來源多樣的學術內容,促進開放存取的發展,並透過文本挖掘和數據挖掘來豐富這些內容。
自2011年首次推出以來,CORE便開始聚集來自全球的學術文件,並基於其易於存取和功能強大的機械程序訪問能力,迅速成為學術界的一個必備資源。以其超過一億兩千五百萬的開放存取研究成果庫,CORE不僅節省了研究人員尋找和使用學術資料的時間,也為學術界的知識分享注入新的活力。
在CORE的運作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其可編程的機械訪問能力。這意味著用戶不僅僅是被動查詢資料,而可以通過API或數據轉儲的形式,主動提取和分析數據,實現更深層次的資料利用,大幅度推進數據再利用的可能性。
CORE的API使得開發應用程序利用CORE的開放存取內容成為可能,這也是其與其他學術搜索系統的根本區別。
此外,CORE的歷史和發展也彰顯了其作為全球最大的開放存取研究論文聚合器的雄心。在2018年時,CORE已經達到超過25萬篇全文文章的隨機抓取,這一成就的取得不僅得益於多國的努力,還得到了如Jisc等多個資助機構的支持。
隨著時間的推移,CORE的資料集授權策略也隨之調整,變為「所有權利保留」。這一改變使得CORE面臨來自像Internet Archive Scholar等競爭者的壓力,而後者在2022年的全篇文章數量已超過了CORE的數量。
CORE除了聚合研究文獻外,它的分析功能也是其吸引研究機構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聚合和豐富的數據為發展新的文獻分析服務提供了機會,包括可用於監測研究增長和趨勢、驗證遵循開放存取要求的合規性等。
根據開放存取庫的登記,隨著調查規模的擴大,開放存取資金支持的機構數量不斷增加,這無疑顯示了開放存取對學術界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CORE的八大應用亦顯示其多功能性,包括CORE API、CORE數據集和CORE搜尋等,這些平臺不僅為機構提供了方便的數據訪問工具,還為學者提供了研究創新的平台。此外,CORE Recommender和CORE Repository Dashboard等工具,則幫助研究單位更好地管理與評估其研究成果,使得學術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隨著核心功能的增強,其在學術界的重要角色變得愈加不可或缺。隨著開放存取理念的推廣,能否更廣泛地實現資料的再利用和價值挖掘,將決定未來學術研究的方向與可能性。
那麼,在這樣一個信息豐富的時代,您是否已經充分利用CORE來增強自己的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