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CKD)是長期腎臟疾病的一種,通常在幾個月到幾年內導致腎功能逐漸喪失。這一病症的早期階段通常無症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出現腿部腫脹、疲勞、噁心、食慾不振和困惑等症狀。CKD 的並發症包括腎臟的荷爾蒙功能失調,導致高血壓、骨病和貧血。此外,CKD 患者也面臨著增加的心血管並發症風險,住院和死亡的風險顯著增加。
CKD 的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小管腎炎和多囊腎病。
CKD的初期通常無症狀,因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常見的檢測方法是通過血液檢查發現血清肌酐或尿液中蛋白質的增高。隨著腎功能的下降,症狀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診斷CKD主要依賴病歷、檢查、尿液試紙和血清肌酐水平的測量。慢性腎臟病的與急性腎損傷(AKI)區分是至關重要的,因為AKI是可逆的。一個診斷的線索是血清肌酐的逐漸上升,這可能持續幾個月或幾年。相對地,急性腎損傷的血清肌酐通常短時間內會迅速上升。
並不建議對那些沒有症狀或風險因素的人進行篩檢,但以下群體應定期檢查:
慢性腎臟病是與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緊密相關的一種嚴重疾病,儘管目前尚無治療方法,但結合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藥物治療可以減緩病情的進展。這些措施可能包括低蛋白和低鈉的植物性飲食、控制血壓和血糖的藥物治療等。
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包括減重、降低膳食鈉攝取,以及增加整體身體活動量。
肥胖可能對CKD產生負面影響,增加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的風險。研究表明,攝入高熱量和高果糖飲料的個體可能會顯著增加CKD的發生率。因此,對於超重和肥胖的CKD患者,管理體重是重要的介入措施。
在飲食方面,減少鈉的攝取量可改善高血壓和心血管健康,而 Omega-3 脂肪酸的補充在CKD患者中有助於改善血液流動性,儘管這對預防血管阻塞的影響尚不明確。
對於CKD患者,定期跟診腎臟科醫生以應對病情變化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病情的發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有助於預防進一步腎損傷。
最後,面對慢性腎臟病,你是否開始關注檢測有關腎臟健康的指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