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進步的今天,膽囊切除術已成為一個相對常見的手術,然而,手術後的併發症仍然不容忽視。其中,『Biloma』作為一種潛在的併發症,卻常常被患者所忽略。本文將探討Biloma的成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提醒術後患者需保持警覺。
Biloma是指膽汁在肝臟和膽道系統之外的有限性腹部積集,通常是在膽汁泄漏後形成的。根據報導,膽囊切除手術後,患者出現Biloma的機率為0.3%至2%不等。這一情況若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健康問題。
Biloma的形成多數與腹部創傷或醫療介入操作有關,包括肝活檢、腹部外傷等。
Biloma的症狀範圍相當廣泛,從完全無症狀到嚴重的腹痛、腹脹、黃疸甚至發燒等都有可能出現。在一些案例中,患者可能僅有輕微的腹部不適,這使得早期診斷變得十分困難。其他常見徵兆還包括:
許多術後患者在發現Biloma前,往往未出現明顯的症狀,這使得病例診斷時間延遲。
根據研究,Biloma多數發生於膽道系統受損後導致的膽汁積聚。這種損傷可以是由於外科操作或腹部創傷。此外,膽道阻塞也是造成Biloma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診斷Biloma的過程中,醫生通常會依賴影像學檢查,包括腹部超聲波、CT掃描以及MRI等。這些檢查能夠幫助醫生確定腹部積液的具體位置及範圍,從而進行相應的處理。
許多病例發現,77%的患者因為腹部膽汁積聚而導致診斷延遲。
Biloma的治療方式取決於其嚴重程度。對於無症狀的Biloma,醫生可能會選擇觀察和定期檢查,因為這些積液有時會被身體吸收。而對於症狀明顯或者積液量較大的病例,則可能需要透過內窺鏡引流或外科手術進行處理。
大多數Biloma患者在接受正確治療後均可順利康復。預後情況取決於積液的大小、位置及病因。如果能夠及早檢測並有效治療,患者往往不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Biloma雖然是一種相對少見的併發症,但在膽囊手術後應予以重視。了解Biloma的病因和症狀,是每位術後患者所應具備的知識。而在如此複雜而微妙的健康問題面前,我們該如何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識,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