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印度國會通過了《公民(修正)法案》,此法案對1955年的《公民法》進行了重要修改,為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宗教少數族群提供了一條加速獲得印度公民身份的途徑。根據這一修正案,符合條件的整個宗教少數群體,包括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波斯人或基督徒,均可在2014年之前赴印的情況下申請公民身份。而對於這些國家的穆斯林,則不在此範圍之內。
這一法案是印度法律史上首次明確以宗教作為賦予公民身份的標準,並因此而引發了國際上的巨大爭議。
《公民(修正)法案》遭受許多批評,尤其是因為它排斥了穆斯林。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稱這項法案「根本性地歧視」,並指出,雖然印度的「保護受迫害群體的目標是值得讚賞的」,但這應該通過無歧視的「堅實國家庇護系統」來實現。
批評者表示,這一法案加上《國民登記冊》(NRC)的實施,可能會使許多穆斯林國民在無法滿足出生或身份證明要求的情況下淪為無國籍人士。許多觀察者還對未能考慮來自西藏、斯里蘭卡和緬甸的受迫害宗教少數群體表示質疑。印度政府辯稱,由於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國的國教為伊斯蘭,因此「不太可能」出現穆斯林「遭受宗教迫害」的情況。然而,某些穆斯林群體,如哈扎拉族(主要為什葉派)和阿末迪亞教派,歷史上在這些國家中發生了迫害。
2019年的《公民(修正)法》的通過導致印度各地大規模抗議,尤其是在阿薩姆州和其他東北地區,因為人們擔心授予難民和移民印度公民身份會導致他們的「政治權利、文化和土地權利」的流失,更可能促使來自孟加拉國的進一步移民。
在全印度的抗議活動中,許多學生在阿利格爾穆斯林大學和賈米亞米莉亞伊斯蘭大學等高校參與,並指控警方的暴力鎮壓。抗議活動導致若干抗議者死亡,並造成抗議者和警察的傷亡,此外還出現了公私財產的損壞和數百人被拘留的情況。
隨後,聯邦內政部表示,州政府無權阻止《公民(修正)法》的實施。至2024年3月11日,內政部正式宣布《公民(修正)法》的相關規則,並在2024年國會選舉前進行通知。在這之後的2024年5月15日,首批14名移民在新德里被授予「印度國籍」證書,標誌著移民申請獲得國籍的程序正式啟動。
這項法案的通過,也使一些來自巴基斯坦的印度教難民對未來充滿希望。
根據1950年實施的印度憲法,所有居民均依法獲得國籍,且不區分宗教。1955年,印度政府通過《公民法》,為所有出生於印度的人提供國籍。然而,1980年代的政治發展,尤其是涉及對孟加拉國移民的暴力抗議活動,促使《公民法》進行多次修訂。
在這一背景下,印度人民黨(BJP)自1996年以來一直強調「偵測、刪除和驅逐」非法移民的議題。在2016年阿薩姆邦的議會選舉中,BJP承諾將驅逐來自孟加拉國的非法移民,同時保護逃避宗教迫害的印度教徒。隨著2019年選舉的臨近,BJP再次承諾將通過法案給予這些受迫害的宗教少數群體更快的公民身份。
儘管民間中對於這一法案和相關政策的爭論持續不斷,但某些地區的社會共識與選舉熱潮使得該法案最終可以通過,反映出當代印度公民權的複雜性。
在未來,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保護各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的權益,並保持國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