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懼到希望:被迫害的宗教少數群體如何在印度尋找新生活?

2019年12月11日,印度國會通過了《公民身份(修正)法》,該法案提供了一條快速通道,讓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及巴基斯坦的受迫害宗教少數群體獲得印度國籍。這些受益群體包括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帕西人及基督教徒,但不包括這些國家的穆斯林。這項法律的通過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批評,許多人認為這是宗教歧視的明顯表現。

《公民身份(修正)法》的通過被批評為宗教歧視,特別是因為排除了穆斯林。

根據該法,任何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抵達印度,並在原國遭受「宗教迫害或宗教迫害的恐懼」的移民,有資格獲得加速公民身份。與此同時,該法的通過也引發了印度各地的大規模抗議行動,尤其是在阿薩姆邦和其他東北地區。當地居民擔心,這會損害他們的政治權利、文化及土地權利,並會促使更多孟加拉國移民湧入。

抗議者們強調,此法案對穆斯林的明顯排斥,促使了更為廣泛的社會運動,捍衛他們的公民權。

在戰略上,印度政府聲稱,由於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國的國教為伊斯蘭教,因此「不太可能」有穆斯林面臨宗教迫害。然而,像哈薩拉族(主要是什葉派)及阿赫邁迪社群等穆斯林團體,實際上在這些國家歷史上遭受過迫害。

隨著抗議活動的激烈升級,許多大學的學生參加了抗議,並表達對警方鎮壓行為的不滿。抗議活動導致多名示威者死亡,數人受傷,地方互聯網服務亦遭到暫停。部分邦政府宣布不會執行該法,然而,內政部則表示地方政府無法阻止其實施。

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儘管面臨重重難題,印度的許多難民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在2024年3月,印度內政部正式發布了《公民身份(修正)法》的實施細則,隨後也開始了對滯留難民的公民身份審核。在同年的5月15日,第一批14名來自巴基斯坦的移民在德里獲得了「印度國籍」證書,標誌著他們在印度的新生活的開始。

許多從巴基斯坦抵達的印度教難民表示,擁有印度公民身份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然而,對於印度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影響,這項法律的長期後果依然是未知的。這不僅是法律方面的問題,還關乎印度日益多元化的社會如何在不同宗教、文化和族群之間找到共存的可能性。隨著這些改變的推進,印度能否成為真正的庇護所,促進宗教和文化的和諧共處呢?

Trending Knowledge

公民權的改變:2019年印度的公民法修正案背後有什麼故事?
2019年12月11日,印度國會通過了《公民(修正)法案》,此法案對1955年的《公民法》進行了重要修改,為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宗教少數族群提供了一條加速獲得印度公民身份的途徑。根據這一修正案,符合條件的整個宗教少數群體,包括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波斯人或基督徒,均可在2014年之前赴印的情況下申請公民身份。而對於這些國家的穆斯林,則不在此範圍之內。 <b
驚人的反對聲音:2019年CAA法案引發的抗議活動有多激烈?
2019年12月11日,印度國會通過了《公民(修正)法案》(CAA),這一法律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抗議潮。該法案旨在為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宗教迫害少數群體提供加速獲得印度國籍的途徑,但此法案的宗教性質使其受到廣泛爭議。 <blockquote> 該法案首次將宗教作為印度法律中公民身份的明確標準,這一舉措引發了全球的批評。 </blockquote> 根據該法案,2014年12月
宗教與公民身份的爭議:為什麼印度公民法只偏向某些宗教?
2019年12月11日,印度國會通過了《公民(修正)法》,該法案修訂了1955年的《公民法》,為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受迫害宗教少數群體提供了一條加速獲得印度公民身份的途徑。根據該法,符合條件的宗教少數群體包括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帕西教徒和基督教徒,但卻沒有提到穆斯林。這樣的條例使該法在國際上引發了廣泛的批評。 <blockquote>
失落的身份:如何在印度的公民法中找到被遺忘的穆斯林?
印度於2019年通過的《公民(修正)法》,引起了國內外的激烈討論。這項法律旨在為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受迫害宗教少數群體提供加速入籍的途徑,但卻明顯排除了穆斯林的權益。這使我們不得不思考,這項法案是否真正符合印度的多元文化主義理念? <blockquote> 《公民(修正)法》明確為2014年之前抵達印度的非穆斯林群體提供了公民身份的優惠條件,這在印度的法律史上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