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澱粉樣變性,亦稱為原發性澱粉樣變性,是最常見的全身性澱粉樣變性形式。此疾病的根源在於抗體製造細胞功能失常,導致異常蛋白纖維的產生,這些纖維由稱作輕鏈的抗體成分組成。當這些輕鏈聚集時,便形成澱粉樣沉積,這些沉積可以對多種器官造成嚴重損害。在尿液中發現的異常輕鏈則被稱為Bence Jones蛋白。
AL澱粉樣變性可以影響多種器官,因此也會出現多樣的症狀。最常見的非特異性症狀包括疲乏與體重減輕。腎臟通常受到影響,有60%至70%的人出現腎臟受損的情況,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液體潴留、浮腫和呼吸困難。
其他腎臟相關症狀還包括尿液中的蛋白質損失、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過低和繼發性高脂血症(腎病綜合徵)。
AL澱粉樣變性患者中約有70%至80%涉及心臟,心臟受損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臟病的併發症包括心衰竭和心律不整。初期的心臟受影響可能在心電圖上顯示低電壓電節律、左心室同心性肥厚和舒張功能障礙。
AL澱粉樣變性的病因在於異常抗體游離輕鏈的沉積。這些異常輕鏈由單克隆漿細胞產生,儘管AL澱粉樣變性不必伴隨其他疾病的診斷,但通常與其他漿細胞疾病相關,例如多發性骨髓瘤和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
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大約10%至15%會發展為明顯的AL澱粉樣變性。這種疾病從未遺傳給下一代。
診斷AL澱粉樣變性需識別組織樣本中的澱粉樣沉積,同時確認漿細胞疾病的存在。血液和尿液的檢測可以用來確認構成澱粉樣沉積的輕鏈,但精確診斷仍需提取澱粉樣沉積的樣本。
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自體骨髓移植並進行幹細胞救援,但許多患者因身體虛弱而無法承受此治療。其他治療方法則包括應用與多發性骨髓瘤類似的化療,針對產生錯誤折疊輕鏈蛋白的漿細胞。
首選療法為cyclophosphamide、bortezomib和dexamethasone(CyBorD),對於不符合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更是如此。
AL澱粉樣變性是一種罕見疾病,在美國每年報告的新案例為1200至3200例,在英國則介於500至600例之間。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為男性,且少於5%的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下。
AL澱粉樣變性作為一種複雜且影響廣泛的疾病,無論是其診斷、治療還是未來預後都充滿未知。這類疾病的發展是否會引發公眾更多的關注,以提高對其的了解與早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