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8年,英國音樂家Brian Eno推出了他的專輯《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這張專輯被普遍視為環境音樂的開創之作,其目的是在於“促進平靜與思考的空間”,同時又不過於引起注意。這種音樂的理想是要讓聽眾即使在背景中也能体会到音樂的特質。環境音樂的誕生不僅標誌著音樂流派的劃時代,也揭示了音樂如何在不同環境中發揮作用,影響人們的情緒。
Ambient Music retains these qualities. [...] Ambient Music is intended to induce calm and a space to think.
Eno的音樂之旅始於他在1970年代中旬的一次車禍,這次事件讓他住院。在醫院的病床上,他的朋友Judy Nylon來訪,為他播放了一張專輯。這些音樂與窗外的雨水聲相交融,無法調整音量的他便放任這音樂在空間中游弋。這次經歷啟發了Eno,他認識到可以創造出一種“環境”,使聽覺成為空間的一部分。
在隨後的一次等待航班的經歷中,Eno對科隆波恩機場的無趣氛圍感到厭煩,這啟發了他創作出一張“為機場設計的音樂”的專輯。他希望這張專輯不僅能用於機場,也能在各種情境下發揮作用。Eno的音樂創造了安靜的空間,讓思緒得以自由漂浮。
Whereas conventional background music is produced by stripping away all sense of doubt and uncertainty (and thus all genuine interest) from the music, Ambient Music retains these qualities.
《Music for Airports》包含四首由Eno創作的樂曲,除了第一首由Eno和Robert Wyatt共同創作。這些曲目使用了拼接的錄音帶循環技術,Eno形容這些音樂“故意顯得冷淡和無情感”。這張專輯的子音器經典且風格統一,各曲均沒有明顯的節奏,卻藉由不規則的重複來建立了獨特的氛圍。
Really, it’s music to resign you to the possibility of death.
雖然《Music for Airports》在發行初期並不被廣泛接受,甚至受到一些音樂評論家的不理解,但它最終在1990年代重新獲得青睞,並被視為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許多音樂評論家對其“平淡”的評價使其在初期受到挑戰,但後來卻被認為是開創性的作品。
To find it, you've got to thwart the music's intent by concentrating.
《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被譽為環境音樂類型的開創之作,並在許多音樂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張專輯讓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的堆疊,而是創造了一種新的聽覺空間,使人們開始反思音樂本身的本質。Eno的音樂觀念影響了眾多的音樂人,包括Steve Reich、Philip Glass等。
除了在音樂上的影響,這張專輯還在公共空間中找到了其應用場景。多個醫療機構和機場都開始使用Eno的作品來緩解焦慮與壓力。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旅行者認為這種音樂有時是“擾人的”。
綜合來看,Brian Eno的《Music for Airports》突破了以往對音樂的認知,開啟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不僅如此,這張專輯所代表的環境音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了音樂在日常生活與特定場景中的作用。音樂是否真的能夠改變我們的情緒和周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