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股市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交易方式的轉變,高頻交易與循環交易成為了兩個重要的議題。循環交易是指多方交易者協同將相同股票同時進行買賣,雖然實際上沒有所有權的轉移,但卻可以制造出虛假的交易量增長,這種行為隱含著價格操縱的風險。
循環交易的活動看似提高了交易量,卻無法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在許多情況下,這是為了引誘其他投資者進場。
循環交易與洗錢交易(wash trading)不同,後者是指單一投資者通過重複交易創造假象。在循環交易中,參與者通常密切合作,以達成共同的詐騙目標。
循環交易的運作原理是,投資者普遍認為較高的交易量是正面訊號。他們可能基於此認為公司的狀況良好,從而提升股票的價值。此操作常與泵浦和傾倒(pump-and-dump)計畫相結合,最終造成的結果便是股價被烈度過高的推高,最終崩盤,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
循環交易的最常見形式是,投資者團體通過虛假交易提高公司的股價,然後將持有的股票售出以獲利。儘管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市場對其影響往往是輕微的。而在某些情況下,循環交易甚至可能影響公司的整體成功或失敗。
當關鍵股東決定在某個價格閾值之上出售股票以貫徹投資策略時,循環交易者便會操縱該價格,以維持其利益。
此外,循環交易還可能在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帶來嚴重後果。成功的IPO往往依賴於足夠的興奮度和關注度,但透過詐騙性地操控興趣,可能會導致公司被嚴重高估。這不僅讓初始投資者失去資金,還可能大幅削弱對股市的信心。
循環交易在印度尤為普遍,許多知名的金融詐騙案均來自該地。例如,1999年來自於Ketan Parekh的巨大股市詐騙案即是基於循環交易,該案例讓他被禁止從事股票交易達到2017年,但其在2012年違反禁令的行為再次引起了市場的注意。
當Parekh與其新加坡合夥人協同進行交易時,他們用循環交易獲利近1000萬印度盧比,這一案例再次為循環交易暴露潛在的危害。
此外在2001年,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發現Angel Broking與多家小型經紀商合作,在Sun Infoways Ltd的交易中創造虛假交易量。循環交易也在2010年讓16名市場參與者被扭送,並凍結銀行賬戶,激起了廣泛的市場擔憂。
面對循環交易的盛行,印度的監管機構SEBI近年來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了防止大量短時間內的交易,SEBI引入了價格帶機制,並設定每日交易可操作的價格範圍。
對於短期內股價劇烈波動的公司,市場的反應非常敏感,這可能會影響真實股價的表現。
此外,SEBI還設立了邊際要求,讓經紀商每進行一筆交易必須存入一定的金額,以降低無意義重複交易的動力。
學術界亦在不斷研究如何更便捷地檢測循環交易的行為,透過建立交易者網絡來分析可疑的交易行為,以有效辨認出不法交易者。
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維護市場的透明度與公信力將是未來投資者與監管機構共同的挑戰。在科技日益進步的今日,如何防堵這類市場操作手法、維護公平交易的環境成為了一個引人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