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及基因檢測中,了解基因的狀態對於診斷和治療癌症極為重要。在這方面,色彩化的原位雜交檢測(CISH)正逐漸顯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市面上的傳統螢光原位雜交檢測(FISH)正在遭遇了一系列挑戰。CISH技術自2000年問世以來,已被廣泛運用於HER-2/neu腫瘤基因擴增的檢測,其背後所操作的原理與FISH相似,但卻因其更為實用而受到醫學界的青睞。
相比FISH,CISH使用亮場顯微鏡而非更昂貴且複雜的螢光顯微鏡,使得其成本大幅下降。
CISH能夠提高基因擴增檢測的可行性,這主要歸功於幾個關鍵因素。首先,CISH的探針設計與FISH極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標記與檢測的方式。CISH的探針使用生物素或去氧甘露糖進行標記,完成後則可通過亮場顯微鏡進行觀察,因而可避免螢光信號褪色的問題。這會使得CISH的實驗結果更具可重複性,專業人士能夠反復檢查同一樣本,這在FISH中是無法實現的。
CISH技術的實施流程能讓樣本顯示更加明顯的結果,並且能夠通過輕微的結構染色使其更加可視化。
CISH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腫瘤學,尤其是在乳腺癌的HER-2/neu基因擴增檢測中。根據研究,HER-2/neu的擴增與患者的預後有著直接的關聯,因而在開始治療前確認遺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此外,CISH還能用於檢測染色體重排和融合,例如ALK基因在肺癌中的變異,使得這一技術在腫瘤生物學中的重要性無法被忽視。
CISH技術的敏感度達到97.5%,特異性則為94%,顯示其在檢測腫瘤基因擴增中的高效性。
雖然FISH被認為是檢測染色體異常的黃金標準,CISH卻在許多方面展示其優勢。CISH使用的試劑相對穩定, 更易於處理和儲存,這使得它在診斷實驗室中的應用日益增多。与免疫組織化學(IHC)比較,CISH在檢測基因擴增方面也顯示出更高的預後價值,因為基因擴增的測量對於某些腫瘤類型而言,比起蛋白質表達來得更為重要。
隨著CISH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變種技術如銀增強原位雜交(SISH)和雙重CISH(DuoCISH)相繼出現。這些變化不斷滿足科研和臨床需求,使得CISH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例如,DuoCISH技術能在同一平片上使用兩種不同的探針,有助於區分基因擴增與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情況。
在癌症檢測方面,CISH具備了檢測人類乳頭狀病毒感染的潛力,顯示出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隨著生物技術的持續進步,CISH的市場需求將會隨之增長。醫療界正積極尋找新的方法,以提高診斷準確性並降低成本,CISH無疑是在這方面的一項重要潛力技術。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出現,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項技術將成為未來基因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究竟CISH能否在未來進一步普及並取代傳統的FISH檢測呢?